面對工作越來越想逃避,總覺得自己是生活的Loser
文章—陳恩誠 心理師
一、工作分析與時間管理
根據研究,工作的負荷量與工作上的疲憊感呈現正相關,而對於工作的可控制性則與工作疲憊感呈現負相關。所以,如何在職場與生活中作好自己時間的管理,避免工作上陷入無頭緒、瘋狂的忙碌,並有效做好工作篩選與節奏的掌握,將有助於減緩職場與生活的疲憊度。 如果我們仔細的去檢視自己工作中的狀況,將會發現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去處理「緊急卻不重要」的事情,導致自己一直沈浸在時間不夠用的感覺之中,而且還發現自己沒有做甚麼重要的事情,內在的壓力與挫折也就慢慢浮現出來。因此,我們需要先對生活中的事情進行評估分析,找出那些「重要卻比較不緊急」的事情,按部就班的將這些事情一一完成,相信對於自己工作與生活的疲憊感會有相當的緩解幫助。二、選擇合宜自我角色的工作與建立生活的價值
研究發現工作與生活能夠獲得良好的平衡,在自我價值方面就會有比較好的感受,好的生活品質可以維持心理與人際方面的和諧。所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包含了兩個主要的議題,一個是工作與生活的衝突,主要是一種角色的衝突。很多人在工作上,經常感受到無價值感,甚至因為工作性質與自己生活的角色產生衝突,不斷引發與家人的爭吵,最後變得回家休息都有壓力。例如一個人所選擇的工作需要很多出差或是加班性質,而本身的生活角色是一個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的角色(如父親或照顧長者),他的工作與生活將會不斷出現角色性質的衝突,最後變得身心俱疲造成職場的受害。所以工作中的角色需要跟自己生活的角色有很高的包容與相似性,避免因為兩種角色的需要而有產生衝突。 另外一個議題是如何將工作的價值,轉為提升生活品質的能量。許多人因為賺錢很辛苦,所以對自己的生活要求變得嚴謹與苛刻,非但沒有從工作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,反而給了自己與生活周遭的人帶來許多壓力。工作的價值在於提升生活的品質,品質不是在與品牌與物質的享受,而是在讓生活可以有足夠且合宜的生理與心理滿足。有許多人放下購置遙不可及的房屋與虛有外表的名牌享受,利用工作中的價值與分享經濟的合作,換取了自己更多的學習、旅遊與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快樂滿足,相信對於自己的工作價值就會有正向的認同與動力。三、合宜的睡眠作息
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時,會影響工作者的認知與情緒表現,同時也會提高白天嗜睡的驅力與疲憊的感受。因此,睡眠可能會影響著人在職場與生活中的急性或慢性疲勞,如何維持規律的睡眠作息,以及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行為,是一件減輕生活疲憊很重要的課題。千萬不要因為工作與生活中的壓力,攪亂了健康的睡眠行為,這樣非但沒有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問題,最後還可能導致工作中的生理與心理的疲勞。 希望每一個人,都可以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態度與生活方式,工作、生活與休息分別各占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,記得讓工作與生活可以相互的合作與支撐,這樣才能擁有協調的融合力量,建造一個健康圓融的成功自我。想了解更多資訊或量身打造健康療程,
越L’EXCELLENCE 提供全方位整合醫學服務,可點選「線上預約」與我們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