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毛孔角化症是起因於毛囊附近的表皮細胞「不正常角質化」,過量的角質堆積在毛孔上,導致毛孔處出現突起、粗糙、黑黑紅紅的小顆粒。
毛孔角化症詳細的致病機轉還不是十分清楚,但它與絲聚蛋白(Filaggrin)基因缺陷相關的魚鱗癬(Ichthyosis)、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)有很高的共病性,高達半數的患者有家族史。
症狀大多從進入青春期前後開始發生,好發在臉頰側面、手臂外側、大腿前外側,但頸部、背上、臀部、小腿、腹部也可能會出現黑黑的角化顆粒。有時角化毛孔的周圍可見輕微的發紅現象,特別好發於臉頰,稱為「紅色毛孔角化症」。
有些人在成年進入中壯年期後毛孔角化會有部分改善,有些人則持續或甚至惡化,但大部分的人在中老年之後症狀都會自行改善或緩解。
毛孔角化症主要是美觀的問題,但有毛孔角化症的人也容易產生毛孔性溼疹或者是毛囊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