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設計3關鍵,讓你為美好人生排序、遠離中年高壓焦慮

  • 2022-03-29
  • 作者 / 紀俊麟
  • 文章出處 / 大人社團

圖片來源/xFrame

我沒有看過任何一個人,包括我自己,能在超時工作、多工模式、持續忙碌的情況下,還能感到健康和快樂。有一位客戶張先生告訴我:「工作上有處理不完的訊息、電子郵件、客戶抱怨、內部溝通的問題;回到家裡,還要處理我那青春期的女兒,和同樣也是忙得焦頭爛額的老婆……要我運動? 你覺得有可能嗎?」

(現代社會忙碌高壓的生活中,每個人身兼好幾個角色、疲於奔命,以致根本無暇好好觀照自己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。照片來源:xFrame)

另一位客戶王小姐則對我說:「本來以為辭掉工作之後,可以好好休息一會兒,想不到我居然變得更忙,空出來的時間很快又被『待辦事項』給填滿,特別是另一半覺得我都沒在上班了,就『應該』做這個、辦那個。這和我原先想像的生活,大不相同!」

當我問他們,在這樣緊繃的生活節奏下,覺得自己還能支持多久?其中一位告訴我:「再1、2個月吧,我的理智線應該會斷……」另一位則說:「了不起就3個月吧,我的血管都快爆開了。」

但當我對他們說「好,那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」時,他們卻告訴我:「這不可能改變的。」「哪有辦法說改就改?」

這就是我的日常:人們心裡其實非常想改變過度忙碌的現況,但現實環境和不可控的外力讓他們覺得自己使不上力、感覺無助;抑或是他們曾經試著改變,但是沒有成功,因此產生了放棄的念頭。

為什麼我們這麼忙?過度忙碌會造成什麼影響?

身處於多變、複雜、又充滿不確定的VUCA世代(Volatility 急速變化、Uncertainty 不確定、Complexity 錯綜複雜、Ambiguity 充滿歧義),忙碌好像變成了生活中的「標準配備」,為了應對變局或持續不斷的競爭,每個人都需要時時警覺並快速應變。

領導者、高階主管、專業人士,每天有無數待辦事項和重要決策要處理,基層工作者更有上頭交辦下來、五花八門的任務,要使命必達。家庭主婦、學生、求職轉職者,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停下來,各有自己的壓力和苦水。

「我每天都覺得很忙,事情壓得我喘不過氣來,這和我的健康有關係嗎?醫生?」當然有關係!

我的客戶裡有80%常常處於過度忙碌的狀態,而幾乎每一位過度忙碌的人,都因而感受到中度至高度的壓力。許多高品質的研究都相繼證實,無論是突發性壓力或慢性壓力,壓力來自於職場或由某些事件所引發,都會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約3成。

同樣地,相關研究也顯示,「壓力」的影響和癌症的發生、惡化或轉移有關。這讓我們不能忽視忙碌與壓力所帶來的健康危害。

(如果你總是將工作放在生活的第一位、要求自己事必躬親、使命必達,那麼高壓的生活型態,就難免會引發身體和心理的症狀。照片來源:xFrame)

如何檢視自己是不是已經過於忙碌、壓力爆表?

相信有一半的讀者會直接回答:「不用檢視,我很確定我快受不了了!」

如果你不是很確定的話,則可以從下面2個方面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身體和心理的相關症狀:

容易疲倦、沒有原因的疼痛、愈來愈嚴重的過敏、腸胃道症狀(胃食道逆流、消化不良、腹瀉)、注意力很難集中、記憶力退步等。

心理常見的抗議方式

 睡不好、思緒雜亂、負面情緒多、找不到工作或生活的意義、變得易怒、沒有耐心、沮喪低落、容易緊張焦慮……等。

我在門診的病患或客戶,在描述這些症狀時,最常說:「放假的時候都還好,一開始上班,症狀就來了!」 或是「我原本以為年齡增加本來就會有這些問題。現在回想起來,的確和忙碌程度或工作上的壓力有關!」

想改變忙碌高壓的生活,就靠好心態、跨越力、好決定

我想從不同的角度切入,提供大家3個簡單、可行、有效的心法和技巧!

1.保持設計思考/人生設計的「好心態」:我喜歡、我希望、我允許

史丹佛大學的老師曾教導我一個面對困難的好心態,就是設計思考常用的「保持好奇心」:留意自己每天在忙碌哪些事,以及自己的狀態與表現,並利用空檔時間或睡前簡單的記錄下來。

許多人因此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,例如「原來我常被突來的瑣事給打斷,因而心情不好」或是「我到傍晚比較容易累,所以儘量利用早上的時間做複雜的任務,會比較有效率」。

依著這些觀察與發現,慢慢調整忙碌的排程與步調,往往會有改善。我通常會建議我的客戶,做日常記錄的時候,可以用以下的句型做開頭。讀者也可以試著自己練習看看:

  1. 我喜歡:(例子) 我喜歡今天有抽空去運動、雖然時間很短,但完成之後感覺很有活力
  2. 我希望:(例子) 我希望下次開會之前我能夠再準備充分一些,這樣開會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。
  3. 我允許:(例子) 我允許我自己在傍晚容易覺得累。可以調整一下事情的排程來因應。
  4. 我是一個…

(例子) 我是一個,願意找空檔去運動、注重健康的一家之主。
(例子) 我是一個,接到媽媽電話,會有耐心聆聽並安撫她的 兒子。
(例子) 我是一個,太累的時候願意試著停下來休息的工作者。

記錄一段時間之後,可以定期(例如每週)檢視每天的不同之處或特別的地方,再和重要的家人、朋友一起討論,也可以得到來自不同視角的觀點與建議。

2.從好好呼吸開始,用跨越力為生活做排序和取捨

1.從「好好呼吸」開始:

(給自己10個呼吸的時間,練習專注和紓壓。照片來源:xFrame)

研究證實,專注於呼吸、靜心、正念,可以降低壓力,對心血管健康也很有幫助。試著「完全專注在呼吸上,連續10次,中途不要分心想事情」,你會發現,這很不容易! 就從這個小練習先開始吧!
 
2.做出確實的排序與取捨:

許多客戶告訴我:「坊間所有有關習慣、行為改變、重要性排序的書,我都看過了,沒有用!」但就我的觀察,關鍵在於他們常會想「健康、休息、睡眠很重要,但…等我這段時間忙完,再說…」健康與適度的休息明明是最重要的,但又被擠到後頭去了!

這時就需要展現面對困難的「跨越力」,正視自己身體和心理發出的抗議訊號,尋求健康醫療專業的建議,並適時的對不重要的事情「說不」。

3.為自己做4個一定會有幫助的好決定

  1. 正視自己的忙碌與壓力
  2. 與家人、朋友討論,如何調整現況
  3. 從小處著手,每天調整一點點
  4. 需要時,找專業人士協助

記得,在做以上練習時,要允許自己無法很快改變:心態、行為、成效,都無法立刻改變。給自己一些時間進步,並允許自己在進步過程中也會有所起伏。這樣一來,這個改變的過程,就不會是「另一個壓力來源」了。

關於作者│紀俊麟醫師,現任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、英爵診所高階健康管理主治醫師、越診所健康情緒與壓力管理主治醫師。醫學專長為健康管理、情緒壓力管理、急重症醫學。

2017年赴史丹佛大學進修,受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(Designing your life)》一書作者比爾‧柏內特(Bill Burnett)等3位導師啟發,回國創辦沐懷管理顧問公司,將「人生設計」與「設計思考」的創新概念與做法帶進台灣。用一對一諮詢、工作坊、顧問服務等多樣化形式,協助人才、團隊、生態圈解決卡關的問題、發現潛在的創新機會與可能性。